(2)起重設備的選擇與布置
起重設備的選擇與布置是網架撥桿提升施工中的一個重要問題。內容包括:拔桿選擇與吊點布置、纜風繩與地錨布置、起重滑輪組與吊點索具的穿法、卷揚機布置等。
拔桿的選擇取決于其所承受的荷載和吊點布置。網架安裝時的計算荷載為:
Q=(K1 Q1+ Q2+ Q3)·K (kN)
式中 Q1——網架自重(kN);
K1——荷載系數1.1(如網架重量經過**計算可取為1.0);
Q2——附加設備(包括桁條、通風管、腳手架等)的自重(kN);
Q3——吊具自重(kN);
K——由提升差異引起的受力不均勻系數,如網架重量基本均勻,各點提升差異控制在250px以下時,此系數取值1.30。
網架吊點的布置不僅與吊裝方案有關,還與提升時網架的受力性能有關。在網架提升過程中,不但某些桿件的內力可能會超過設計時的計算內力,而且對某些桿件還可能引起內力符號改變而使桿件失穩(wěn)。因此,應經過網架吊裝驗算來確定吊點的數量和位置。不過,在起重能力、吊裝應力和網架剛度滿足的前提下,應盡*減少拔桿和吊點的數量。
纜風繩的布置,應使多根拔桿相互連成整體,以增加整體穩(wěn)定性。每根拔桿至少要有6根纜風繩,纜風繩要根據風荷載、吊重、拔桿偏斜、纜風繩初應力等荷載,按*不利情況組合后計算選擇。地錨亦需計算確定。
起重滑輪組的受力計算可按照實際受力情況進行,根據計算結果選擇滑輪的規(guī)格。
卷揚機的規(guī)格,要根據起重鋼絲繩的內力大小確定。為減少捉升差異,盡*采用相同規(guī)格的卷揚機。
(3)軸線控制
網架拼裝支柱的位置,應根據已安裝好的柱子的軸線**量出,以消除柱子按裝時軸線誤差的積累。
(4)拔桿拆除
網架吊裝后,拔桿被圍在網架中,宜用倒拆法拆除。此法即在網架上弦節(jié)點處掛兩副起重滑輪組吊住拔桿,然后由*下一節(jié)開始一節(jié)一節(jié)拆除撥桿。
3、電動螺桿提升法
電動螺桿提升法與升板法相似,它是利用升板工程施工使用的電動螺桿提升機,將在地面上拼裝好的鋼網架整體提升至設計標高。此法的優(yōu)點是不需大型吊裝設備,施工簡便。用電動螺桿提升機提升鋼網架,只能垂直提升不能水平移動。為此,設計時要考慮在兩柱之間設托梁,網架的支點落在托梁上。
由于網架提升時不進行水平移動,所以網架拼裝不需錯位,可在原位進行拼裝。
3高空滑移法
網架屋蓋近年來采用高空平行滑移法施工的逐漸增多,它尤其適用于影劇院、禮堂等工程。這種施工方法,網架多在建筑物前廳頂板上設拼裝平臺進行拼裝(亦可在觀眾廳看臺上搭設拼裝平臺進行拼裝),待**個拼裝單元(或**段)拼裝完畢,即將其下落至滑移軌道上,用牽引設備向前滑移一定距離。接下來在拼裝平臺上拼裝第二個單元(或第二段),拼好后連同**個拼裝單元(或**段)一同向前滑移,如此逐段拼裝不斷問前滑移,直至整個網架拼裝完畢并滑移至就位位置。
拼裝好網架的滑移,可在網架支座下設滾輪,使?jié)L輪在滑動軌道上滑動;亦可在網架支座下設支座底板,使支座底板沿預埋在鋼筋混凝土框架梁上的預埋鋼板滑動。
網架滑移可用卷揚機或手扳葫蘆牽引。根據牽引力大小及網架支座之間的桿件承載力,可采用一點或多點牽引。網架滑移時,兩端不同步值不應大于50mm。
采用滑移法施工網架時,在滑移和拼裝過程中,應對網架進行下列驗算:
1)當跨度中間無支點時,桿件內力和跨中撓度值;
2)當跨度中間有支座時,桿件內力、支點反力和撓度值。
當網架滑移單元由于增設中間滑軌引起桿件內力變號時,應采取臨時加固措施以防失穩(wěn)。
用高空滑移法施工網架結構,由于網架拼裝是在前廳頂板平臺上進行,減少了高空作業(yè)的危險;與高空拼裝法比較,拼裝平臺小,可節(jié)約材料,并能保證網架的拼裝質量;由于網架拼裝用滑移施工,可以與土建施工平行流水和立體交叉,因而可以縮短整個工程的工期;高空滑移法施工設備簡單,一般不需大型起重安裝設備,所以施工費用亦可降低。